期刊信息
 

刊名:智慧中国
曾用名:数字商业时代;政策与管理
主办: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
主管: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ISSN:2096-0999
CN:10-1370/N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0
被引频次:275
数据库收录: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期刊分类:财经商业
期刊热词:
人工智能,制造业,互联网,结构性改革,城市建设,工匠,总书记,城市,制造强国,乡村,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智慧城轨系统构建和工程实施若干热点问题研究

来源:智慧中国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12 06: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建设与智慧社会相匹配的智慧城轨已成为推进交通强国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建设智慧城轨的目标是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大力应用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建设与智慧社会相匹配的智慧城轨已成为推进交通强国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建设智慧城轨的目标是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大力应用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新技术,并使之与城轨深度融合,以推进城轨的信息化。本文将结合近期行业内有关智慧城轨系统构建和工程实施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研讨。

1 国内外轨道交通的发展方向与目标

1.1 国外轨道交通发展目标

进入21世纪以来,轨道交通的智慧化、智能化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主攻方向。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轨道交通运输的安全水平,显著提升轨道交通运输组织效率,优化运输服务品质,已成为世界各国轨道交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德、英、日等国的轨道交通业界相继提出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战略规划,并制定了实施路线图和重点任务[1]。

2011年,欧盟发布《欧洲一体化运输发展路线图》白皮书,旨在将欧洲目前的运输系统发展为具有竞争力和高资源效率的运输系统。欧洲铁路研究咨询委员会(ERRAC)同步制订《Rail Route 2050》计划,提出具有高资源效率、面向智能化的2050年轨道交通系统发展蓝图(图1)。

1.2 我国智慧城轨纲要发展目标

图1 欧洲轨道交通系统发展蓝图(2050年)

图2 我国智慧城轨的发展目标

近期,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以下简称“中城协”)根据交通强国的精神,经广泛深入的研究,编制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2](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智慧城轨的总体发展目标(图2),按照“1-8-1-1”的布局结构,铺画一张智慧城轨建设蓝图,创建智慧乘客服务、智能运输组织、智能能源系统、智能列车运行、智能技术装备、智能基础设施、智能运维安全和智慧网络管理八大体系,建立一个城轨云与大数据平台,制定一套中国智慧城轨技术标准体系。《纲要》指出,应按照2025年和2035年两步走的战略分阶段实现总体发展目标。2035年实现的总体目标是:中国城轨行业的智能化水平世界领先,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形成,建成全球领先的智慧城轨技术体系和产业链[3]。

通过对比可知,从发展方向上看,智能化是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的共同趋势。近年来出现的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突破和融合,成为世界各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

从目标实现的时间来看,中国2025年和2035年两步走的战略目标要早于国外2050年目标的时间节点。到2035年,中国智慧城轨的10个指标中将有8个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个名列前茅。中国目标的实现不仅时间早于国外,水平也将达到且大部分超过国外。

尽管我国城轨建设和运营规模目前居世界第一,但要真正提高我国城轨的综合实力,特别是智慧制造及智慧运营服务的软实力,实现我国智慧城轨的各阶段目标和交通强国的宏大总体目标,还任重道远。在今后的15 年里,我国智慧城轨建设将面临时间紧、难度大、多样化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各参与方高度重视。

通过对行业各界近些年在智慧城轨构建和实施中所采取行动的初步了解和观察,本文认为应在行业层面上对以下诸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提升:

(1)加快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制造产业化进程;

(2)构建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的智能运维体系;

(3)建立基于计量、标准、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并与国际接轨的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保障体制;

(4)加大对各类专业人才队伍教育培训和能力建设的投入;

(5)完善跨界融合的智慧城市综合公共交通体系。

2 规避城轨项目差异化带来的风险

据中城协统计,自20世纪60年代北京市开始建设地铁起至2019年底,我国大陆地区已经开通城轨的城市有40个,开通运营线路208条,运营里程6 736.2 km,65 个城市城轨线网获批准,63个城市在建,在实施的建设规划线路总长7 339.4 km。

由于智慧城轨的理念和需求是近些年才出现的新生事物,因此国内外都还处于研究探索的起步阶段。从各地城轨已建成的既有和在建线路(总长约14 000 km)情况来看,绝大部分项目在规划建设和运营策划阶段都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入研究过智慧城轨的构建,几乎所有项目都按照传统的运营模式规划建设。所以,在构建智慧城轨时,首先面临的就是这14 000 km既有和在建线路的智慧化问题。我国已开通城轨的40座城市包括一、二、三线的各类城市。由于各地城轨规划建设的时间先后不一(时间跨度有50 年),线网规模不断扩大,项目投资、工程建设及运营管理出现多样化模式,技术装备水平和自主化程度逐年提升,再加上各地的地理、人文、经济、环境差异等诸方面因素,使得每一座城市的城轨发展历程和具体实施方法均具有不同的特点。即便是同一地区或城市的不同线路,或者同一线路的不同实施阶段,也可能采取了不同的模式与方法。这种差异化已对各地城轨的建设与运营管理产生了深刻影响,并将极大地影响今后智慧城轨的构建和实施,为其带来一定风险,应当引起业界的充分重视。因此,在构建智慧城轨的实践中,除应充分重视和体现不同地区城市的地域环境差别之外,还要重点关注当地智慧城市的总体布局和要求、建设运营单位的经验、线路不同运量等级的区别、不同线路工程阶段的衔接(包括既有线的延伸/更新改造和新线的规划建设),以及因项目投资模式不同导致参与方所承担的职责不同等问题。

文章来源:《智慧中国》 网址: http://www.zhzgzzs.cn/qikandaodu/2021/0712/2326.html

上一篇:基于智慧理念和服务功能的综合型城市主干道设
下一篇:班级管理中的情勤智

智慧中国投稿 | 智慧中国编辑部| 智慧中国版面费 | 智慧中国论文发表 | 智慧中国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智慧中国》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