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刊名:智慧中国
曾用名:数字商业时代;政策与管理
主办: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
主管: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ISSN:2096-0999
CN:10-1370/N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0
被引频次:275
数据库收录: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期刊分类:财经商业
期刊热词:
人工智能,制造业,互联网,结构性改革,城市建设,工匠,总书记,城市,制造强国,乡村,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面向开放模式的智慧生态银行建设(4)

来源:智慧中国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07 13:4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4. 民生银行。民生银行以“直销银行3.0”为依托,构建“B2B2C”开放式综合性金融云服务,并将其作为各行各业企业金融需求和服务沟通的桥梁。通过着力

4. 民生银行。民生银行以“直销银行3.0”为依托,构建“B2B2C”开放式综合性金融云服务,并将其作为各行各业企业金融需求和服务沟通的桥梁。通过着力打造智能、敏捷、标准的金融服务平台,提供金融科技、数据服务、风控管理、客户营销等全方位的功能开放支持,推进“自金融”服务实践落到实处。引入了ISV(独立开发商)合伙人理念,打造“B2B2C”链接器,基于开放模式和开放框架,在功能丰富的金融服务平台基础之上,与外部有金融需求的企业紧密合作,使相关合作企业只需按照直销银行相关标准进行对接、开发、封装和发布,即可形成与其自身服务行业相匹配的专业金融互联解决方案,实现与民生银行金融服务的有效链接,从而充分发挥“直销银行3.0”功能开放、服务个性、开发敏捷、效率高效等核心优势,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开放性、敏捷性和普惠性。

在场景金融建设过程当中,由于银行开放接口给外部使用,安全的风险外延窗口不断扩大,安全管控的链条也更加延长,打破了原有单一的安全边界,给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安全防控带来新的挑战。因此,银行要严控风险事件,筑牢安全体系,平衡好创新和安全,实现在安全可控的基础之上提供开放的金融服务。

四、总结及展望

银行大力推进金融服务供给侧改革,提高金融服务的渗透能力和银行的获客、活客能力,实现金融服务供给侧改革和经营模式转型,使数字化战略真正落地。智慧生态银行将以客户服务为中心、以场景融入为驱动、以生态建设为重点,建立银行的开放服务体系和规则;充分借助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相关业务架构,制定业务交易标准,对业务交易进行统一的分析解构,归纳出可共享、可组装的原子交易,然后进行组件化的重构,实现金融交易可以原子化的组合和定制化;建立开放的接口,进行服务供给,将智能技术充分融入服务方式和流程,推动生态向外延扩展,使金融服务更加泛在化,逐步实现金融服务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金融生态,显著提升银行金融服务能力,推动智慧生态的跨越式发展。

[1]李小庆.?浅谈智慧生态银行建设[J].?中国金融电脑,2019(11):76-79.

[2]王乃嘉.?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国际经验借鉴?[J].?中国金融电脑,2019(11):80-83.

[3]牛新庄.?建设开放银行,加速推进科技金融战略[J].?中国金融电脑,2019(6):18-21.

当前,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触角延伸到经济社会的各个角落,通过金融科技赋能,加速金融和生产、生活等各类场景的连接,实现金融服务场景化、泛在化,推进银行业务模式转型升级。银行业通过金融科技的深入应用,大力推进银行数字化、生态化建设,实现场景化、智慧化的金融服务,从而加快金融供给侧改革,实现银行金融服务的价值再创造,为客户提供更加极致的体验。一、智慧生态银行的内涵和功能(一)智慧生态银行的内涵当前银行正在加速进入Bank4.0时代,各行将金融科技战略纳入全行的发展战略,积极建设开放银行体系。传统的金融服务主要通过柜面或网上渠道开展业务,属于机构-客户的单向服务的方式。为突破传统的经营理念局限,银行在坚持做好传统服务渠道的同时不断拓展服务半径,将金融服务扩展至各类生活生产场景,着力建设开放银行,对外输出金融服务能力,通过建立泛在式、场景式的服务方式,打破时空限制,注重在生态建设上发力,加强业务顶层设计,以开放架构为支撑,以金融生态为依托,打造智慧生态银行;通过流程再造、数据融合、产品创新、平台开放等方式,建设基于开放架构的金融服务平台和金融生态云,为生态合作方开放核心金融服务能力,使金融服务无处不在、按需提供,进而推动银行业务转型和深刻变革,促进金融产品和质量的提升。(二)智慧生态银行的功能1. 金融服务有效延伸。生态银行是从理念、模式和结构上改变传统金融的服务模式和方式,形成一种基于生态的金融服务方式,将金融服务融入生态场景当中,使金融服务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生态上的合作方成为银行服务渠道的有效延伸和场景延续。通过与生态圈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实现数据融合、客户共享、功能互补、场景共建,发挥彼此的优势,让金融服务进行有效连接和渗透各类场景,形成一种新型的场景金融服务模式,实现金融资源深度融合和共享利用。2. 金融客户有效引流。通过整合各方优势资源,相互形成合力,将金融服务和实际的商品交易、生活、生产等环节融合起来,把产业业态和金融服务充分融合、相互渗透、相互支撑,使金融的触角向产业业态延伸。通过与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基于产业业态的引入和引流,为金融机构带来更多、更广泛的客户,并能够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推动金融产品和业务模式创新,支持金融服务始终与市场要求保持同步同频,使金融资源配置和市场要素流动保持匹配,从金融功能角度更好地支持要素的快速流动,推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生动实践。3. 金融资源有效供给。生态银行打破行业的边界,实现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跨界融合,有效地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着力点,将金融资源有效地配置到实体经济中,推动要素融合流动,发挥更大的金融服务效能,提高全要素生产力。特别是在消费、创新、绿色低碳、工业经济等领域,通过跨界合作、功能融合、场景渗透,对金融和实体经济紧密结合形态进行创新,从中找到新的创新点和共同点,通过整合生态、构建客户、资源共享平台,有序推进生态银行建设,增加金融资源优质供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实现供需高质量的动态平衡。二、智慧生态银行建设方式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使得以客户为中心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深化,银行借此打造智能化、泛在式的金融服务,使金融服务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为客户提供极致体验。构建智慧生态银行,要站在金融服务功能全面发挥的视角,突破传统渠道、业务模式和服务方式的限制,转换思维,开阔视野,对银行的业务架构和应用架构进行战略性、前瞻性和体系化设计,提高金融服务的开放性和便捷性,充分适应当前金融普惠化和泛在化的发展要求。(一)设计开放的架构采用基于分布式的开放架构,着力制定和构建开放银行的平台架构体系、运营指标体系、交付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并对接口标准和管理模式进行设计和制定,在业务上采取分层次、分组交换的业务架构,保证架构的伸缩性和扩展性,在吞吐量、并发处理等方面为业务扩展提供可能。同时,支撑海量的上层业务交易开放,为上层金融服务提供高性能、安全、高效的能力支撑,实现架构高可用、可扩展和可伸缩,实现极致的低时延特性和并发处理能力。(二)构建金融服务平台银行依据制定平台开放、服务开放、接口开放的标准,创新业务模式和服务方式,探索建立开放式智慧金融的综合服务模式,打造统一的金融服务平台,实施统一的管理和开发,在此基础上向生态合作方开放服务。通过建立客户和服务的共享体系,提供统一的服务框架,将服务交易进行细化和整合组装,向生态合作方共享开放,生态合作方可以快速地、便捷地调用金融服务,从而将金融服务无缝地融入到生活、生产和经营活动当中,形成“科技+金融”的智慧生态圈,生态圈中各参与方实现更加紧密的业务关联。(三)实行可视化组件管理构建可灵活组合的组件化架构体系,通过对金融交易的分解、分析、组装,统一进行设计并开发相关的组件,促进对不同业务交易组件的标准化管理,为实现整体的对外输出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创建基于接口的合作模式,使生态方合作企业可以调用相关业务交易组件,相互组装形成金融服务产品和服务能力。通过接口调用的方式供开放生态方合作企业使用,实现组件的共享和推广。根据接口的数量和资源情况,对资源进行配置,同时加强对业务组件可视化管理和分析,实行对组件的生命周期管理,建立组件的开发、发布、提供到退出全流程,并制定相关缺陷解决机制。(四)对外输出金融服务能力建立金融服务目录,搭建统一编号的管理体系,实施服务注册、配置、管理、发布监控和使用,并在使用中进行全面监控,将分散的服务能力集中整合,实现目录化的管理和提能。比如将移动收单、融资、存款、贷款从各自的渠道进行整合,在生态合作方需要服务时进行统一注册、主动配置、统一管理和统一监控,实施交易可视化管理和量化管理,将开发完成的交易及时进行服务目录发布,通过可视化的操作配置即可对外提供,推动相关服务在生态圈中进行分享和推广。突破传渠道的边界,将金融服务嵌入生态合作方场景当中,实现客户秒支付、秒交易、秒授信,让金融服务触手可及,无缝衔接,为客户提供流畅的金融服务体验。(五)构建安全保障体系在构建统一的金融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对接口进行安全控制并提供相关的金融服务,强化生物识别、加密密码、安全检测等方面工作,在金融服务平台上做好安全认证及技术服务,确保相关金融服务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开展。同时打造优质服务,进行流量控制,设计服务级别,配置时要做好协议适配,确保相关的开发和配置作用,同时做好接口的生命周期管理和调用,提供金融服务能力和过程效能的分析、归纳。三、智慧生态银行的实践当前,银行均在积极探索智能金融领域,制定智慧生态银行发展蓝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优势,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对银行服务流程进行再造,不断地提升整体的服务能力。同时,也在不断加强银行的开放程度,通过将金融服务融入场景服务,打造生态金融,形成体系化、特色化的金融服务生态,实现体验一流的智能生态银行,为客户提供最佳的金融服务。(一)建立开放的金融服务能力通过打造统一的金融服务平台,进行对外金融服务接口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提升内外部金融服务标准化能力。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平台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开放接口,融入产业服务,通过与生态合作方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进行引流,基于相关数据,分析引流新客户的特点、特征和优势,提供更加多样化金融服务,与生态合作企业共同拓展金融服务领域和渠道,构建金融生态体系。(二)推动金融服务智能化充分发挥“生态+智慧”双轮驱动策略,建立智慧银行时充分考虑银行的生态建设,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融入银行生态建设过程中,坚持创新引领、科技驱动,积极开展前沿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在打造产品、优化服务方面的价值,强化科技和业务深度融合,推动业务转型发展,推进银行在渠道、产品、运营、风控、管理等方面的智能化,提升银行智慧服务的能力。通过构建智慧生态银行,全面输出渠道建设、客户营销、风险管理、数据分析等各方面的服务能力,全面赋能生态合作企业。(三)推动金融服务云化通过金融服务和科技创新的相互结合,推动内外部全渠道的跨界融合,构建全新的、开放的金融生态,实现客户全渗透、场景全开放和渠道全覆盖,提供平滑极致的金融服务体验。通过金融服务平台输出各项金融服务,包含结算、支付、融资、投资、理财等重大关键领域,将这些服务广泛地融入消费民生、公共事业、医疗服务、文化教育、娱乐旅游等各类场景当中。同时,基于自身的金融生态云,为生态合作方进行赋能,提供快速便捷的云上服务、智慧服务等,将更多金融服务延伸到各类场景。(四)推动在各类场景中应用通过引入新的商业业态,同生态合作方共同建设行业场景,细分行业领域,为出行、旅游、商圈、餐饮、医院、校园等相关场景提供服务。在细分的行业领域深耕细作,深度挖掘场景应用,探索建立金融服务与场景更加契合的方式。1. 消费场景。通过打造面向开放模式的生态体系,基于消费场景与生态合作方深度合作,拓展金融服务范围和内容,提供融资、投资等消费场景金融综合服务解决方案,将银行的金融服务能力嵌入到各个消费场景,为银行带来客户资金的沉淀和大量的流量入口,为消费客户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通过为生态圈的服务商、代理商和商户提供统一接入、支付及代理清算等便利的支付结算服务,以及利用刷卡、闪付、二维码、聚合码、App支付跨境支付等各种方式,实现将金融服务融入零售小店连锁超市、餐饮、宾馆等各个场景,同时在管理方面做好服务签约、商务管理和稽核控制管理等工作。2. 出行场景。通过与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停车场等相关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利用物联网、声纹识别等技术,融合无感支付、聚合支付等新方式,实行快速缴费、无感通行等,方便客户快速支付、快速出行,简化公共交通管理流程,节约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3. 旅游场景。通过“金融+旅游”,构建智能的旅游金融服务,让旅游的资金与金融服务平台服务无缝对接,在有效地为旅游客户提供支付、结算、融资的同时,将其沉淀下来的资金进行理财,实现良好的金融服务体验,让出行更加便捷。4. 医院场景。通过金融云与医院平台进行深度对接,建立线上就医服务平台,实现预约、挂号、交费、拿药一体化服务,支持药品的全流程可追溯,实现精细化服务,同时为医院上下游供应链企业提供投融资金融服务,为医院及患者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体验。5. 校园场景。将金融云延伸到校园服务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全流程金融服务,给学费缴纳、科研经费管理、校园账务管理、报销管理等环节提供平台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为学校提供良好的校园金融服务,实现校园智慧赋能。6. 供应链场景。面向供应链制定整体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可分解组合、可扩展、具有灵活配置的金融云服务,借助不同场景来细分和构建场景化金融服务,通过自建加上嵌入等方式,利用银行的金融服务平台,通过企业ERP、银企直联、企业网银等金融服务入口,开展网上开户、支付转账、资金归集、线上信贷等供应链金融服务。(五)国内银行的具体实践1. 工商银行。工商银行注重发挥金融科技的优势,着力推动生态金融的建设,通过建设资源集约、弹性伸缩、分布式处理的云平台,打造开放金融服务架构,推动建立开放、合作、共赢的金融生态体系。一是注重自主研发金融生态云平台,结合重要合作伙伴需求,推出云党费、智慧物业、智慧景区等可快速上线的云服务,将金融云服务延伸到各类场景和广阔群体之中。二是持续推进应用程序接口(API)建设,已经分类构建1 000余项金融服务功能组件,涵盖了账户管理、资金结算、商户收单、投资理财等9个重要的领域。公共事业机构或第三方各类企业通过调用这些组件接口,将其嵌入到自身的服务平台当中,与民生服务、公共事业、医疗教育、文化娱乐、衣食住行等各类生活生产场景进行融合,实现金融科技赋能。2. 建设银行。建设银行开放生态体系的主要思路为“C端突围、B端赋能、G端连接(G指公权机构)”,通过3个层次的建设,进一步拓展客户服务渠道,扩充客户服务群体,并推动金融服务从B2B模式为主向B2C突围、向B2G扩展,着重打通客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金融服务领域注重发挥支付、信用卡、理财等传统业务优势,以客户为中心、以场景为载体,打造数字时代金融服务的新连接。将建行“惠懂你”、直销银行、融资服务、信用卡、账户管理等产品通过开放服务平台进行发布,打造“纯API模式”,通过开放服务平台的接入流程,从金融服务注册到部署平均只需7个工作日。同时,与中国联通、万科、菜鸟驿站、海尔、小米等合作伙伴建立深厚的生态合作关系,与第三方协同打造完整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覆盖政务、工商、住房、租赁等场景,进而全方位地构建开放、合作、共享的金融生态。3. 光大银行。光大银行秉承“开放合作、互相成就”的原则,着力建立金融生态体系,以光大集团内的银行、保险、证券和中青旅四大核心企业为中心点,同时延伸到光大外部关联企业,通过有效聚合内外部资源,优化打造金融生态圈,建立统一的金融服务体系。光大银行注重创新运营机制,打造开放架构,基于生态圈客户账户的共享、协同营销,建立客户账户共享体系,通过接口、控件、免开发等不同模式连接生产、生活中的各个场景,截至2019年年底,已经向400余家企业输出1 000万个电子账户。同时,持续优化升级云缴费、云支付、网络贷等重点业务,推动手机银行、直销银行等从单一渠道工具向生态服务平台转变,注重发挥自身特色和传统优势,加强与科技、环保、旅游、健康等蓬勃发展行业领域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打造“金融+生活”“金融+生产”的一体化生态体系。4. 民生银行。民生银行以“直销银行3.0”为依托,构建“B2B2C”开放式综合性金融云服务,并将其作为各行各业企业金融需求和服务沟通的桥梁。通过着力打造智能、敏捷、标准的金融服务平台,提供金融科技、数据服务、风控管理、客户营销等全方位的功能开放支持,推进“自金融”服务实践落到实处。引入了ISV(独立开发商)合伙人理念,打造“B2B2C”链接器,基于开放模式和开放框架,在功能丰富的金融服务平台基础之上,与外部有金融需求的企业紧密合作,使相关合作企业只需按照直销银行相关标准进行对接、开发、封装和发布,即可形成与其自身服务行业相匹配的专业金融互联解决方案,实现与民生银行金融服务的有效链接,从而充分发挥“直销银行3.0”功能开放、服务个性、开发敏捷、效率高效等核心优势,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开放性、敏捷性和普惠性。在场景金融建设过程当中,由于银行开放接口给外部使用,安全的风险外延窗口不断扩大,安全管控的链条也更加延长,打破了原有单一的安全边界,给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安全防控带来新的挑战。因此,银行要严控风险事件,筑牢安全体系,平衡好创新和安全,实现在安全可控的基础之上提供开放的金融服务。四、总结及展望银行大力推进金融服务供给侧改革,提高金融服务的渗透能力和银行的获客、活客能力,实现金融服务供给侧改革和经营模式转型,使数字化战略真正落地。智慧生态银行将以客户服务为中心、以场景融入为驱动、以生态建设为重点,建立银行的开放服务体系和规则;充分借助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相关业务架构,制定业务交易标准,对业务交易进行统一的分析解构,归纳出可共享、可组装的原子交易,然后进行组件化的重构,实现金融交易可以原子化的组合和定制化;建立开放的接口,进行服务供给,将智能技术充分融入服务方式和流程,推动生态向外延扩展,使金融服务更加泛在化,逐步实现金融服务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金融生态,显著提升银行金融服务能力,推动智慧生态的跨越式发展。参考文献:[1]李小庆.?浅谈智慧生态银行建设[J].?中国金融电脑,2019(11):76-79.[2]王乃嘉.?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国际经验借鉴?[J].?中国金融电脑,2019(11):80-83.[3]牛新庄.?建设开放银行,加速推进科技金融战略[J].?中国金融电脑,2019(6):18-21.

文章来源:《智慧中国》 网址: http://www.zhzgzzs.cn/qikandaodu/2021/0207/1357.html

上一篇:智慧诊断在客户服务中心的应用
下一篇:大数据视域下的智慧酒店管理研究

智慧中国投稿 | 智慧中国编辑部| 智慧中国版面费 | 智慧中国论文发表 | 智慧中国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智慧中国》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